關鍵詞:郭沫若 詩體 雜湊白話 口語化白話 國語白話
摘要:郭沫若的新詩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從雜湊白話自由體漸變?yōu)閲Z白話準格律體的過程。他的雜湊白話自由體新詩體現(xiàn)了遵語法反修辭規(guī)范和反語法遵修辭規(guī)范的互動,既能表達直覺而得的靈幻感受,又能傳達從靈幻感受中提純出來的智性領悟。顯示出對傳統(tǒng)詩歌表現(xiàn)的超越,形成了為郭沫若所獨有的具有現(xiàn)代詩藝傳達色彩的審美格局?!杜瘛泛?采用口語化白話創(chuàng)作新詩,又逐漸轉向于采用國語白話寫新詩的探索,為他的新詩帶來了莊嚴、明朗、豪邁、深沉的審美氣象。后由于郭沫若抒情身份的轉變——由政治人生抒情轉向了政治社會抒情,其詩嚴格遵守語法修辭規(guī)范,逐步生成了國語白話準格律體的僵化形體模式。他在詩體探求上形成了開端就是頂點的格局。
東方論壇雜志要求:
{1}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tǒng)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tǒng)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2}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nèi)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摘要:提取文章的主要觀點,獨立成段,一般在300字以內(nèi)。
{4}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時間應精確到月;根據(jù)被引資料性質(zhì),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編”、“編譯”、“編著”、“編選”等字樣。
{5}每圖應有圖序、圖題、圖注和圖身。圖中的物理量用符號表示并注明單位。圖序、圖題、圖注以及所用的名詞、術語要與正文一致。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