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美德教育 知識教育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解讀《禮記》(以《學記》《大學》兩篇為主)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對于美德教育與知識教育的關系問題,證明二者都支持,美德的養(yǎng)成是知識教育的目標,并且都賦予了教育內容以形而上的地位。"禮"具有"法于天,效于地",源自"太一"的權威性,而理念是柏拉圖世界觀中最高的、真實的、永恒的存在。儒家因為教育的知識內容本身即是關于人事、禮制的學問,所以對德性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柏拉圖則論證每種德性具有其相對應的理念,從而將德性歸于知識教育的范疇,同時通過認識理念的訓練也能夠提升理性部分,使靈魂更加和諧有序,達成個體的正義。除了論證方式不同以外,二者在對理想德性的期待方面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儒家的君子主動承擔"化民易俗"的政治任務,而柏拉圖設想的哲人王則是被強制返回治理城邦。
孔學堂雜志要求:
{1}論文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名稱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需注明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聯(lián)系方式。
{2}本刊堅決抵制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作者如有違反,將被記入黑名單。
{3}標題的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⑴”。
{4}參考文獻序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要在文中標出序號的位置(右上角標)。
{5}摘要包括的信息量應與論文基本相符,使讀者即使不閱讀全文,通過摘要也能基本了解論文的觀點和研究的基本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