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主體 實踐 人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主體間性
摘要:主體與實踐邏輯關系的系統(tǒng)梳理對于清晰展現(xiàn)西方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發(fā)展演變的內在邏輯以及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差異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立足于科學的實踐觀闡述對主體的理解與認識,確立了科學的主體觀。鑒于第二國際馬克思主義在主體與實踐關系理解上的偏差,西方人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開始致力于從以主體性為核心的總體性原則出發(fā)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但從邏輯關系看,其實踐概念卻是從主體范疇中推演出來的,并側重從一種抽象的精神文化層面來揭示實踐的內在機制。這一缺陷為西方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所洞察,由此他們提出了拒斥主體的結構主義范式。這兩種思潮的交鋒又催生出一種尋求主客體力量動態(tài)平衡以及從主體間性出發(fā)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全新理論動向。
理論探索雜志要求:
<一>研究成果所屬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同時請務必提供篇名、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和摘要的英文翻譯。
<二>引征應能體現(xiàn)所援用文獻、資料等的信息特點,能(1)與其他文獻、資料等相區(qū)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等的相關來源,方便讀者查找。
<三>所有來稿將按照本刊內部標準的審稿程序規(guī)則審查稿件。
<四>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內容提要,以及2個至6個關鍵詞。
<五>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多個作者之間用分號隔開,同一作者的介紹之中不出現(xiàn)句號。如有通訊作者,請標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