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 運動負荷 練習密度 運動密度 運動強度
摘要: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是迄今為止我國第一個完全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體育課程模式,在每堂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3個關鍵點:1)要保證一定的運動負荷(即運動密度要達到75%左右,運動強度要達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min左右的運動技能教學;3)要有10 min左右的體能練習。然而,有學者和體育教師對該模式提出的“運動密度”要達到75%左右產生了質疑。采用文獻研究法和邏輯分析法,結合當前國內、外體育課學生的身體活動水平現(xiàn)狀的研究發(fā)現(xiàn),提升體育課學生的身體活動水平不僅是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需要。通過梳理體育課密度原理與測算方法的沿革脈絡發(fā)現(xiàn),已有的體育課密度原理與測算方法有其積極意義,也有其局限性。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提出了新的“運動密度”概念,既是從運動負荷的視角與國際接軌,也是對已有的體育課密度原理與測算方法的完善和延展。只有引導學生充分“動”起來,才能達到增強體質、運用運動技能、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而達到提高兒童、青少年學生身體活動水平的目的。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2}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由編輯部統(tǒng)一提供數(shù)字化復制、匯編、發(fā)行、網(wǎng)絡傳播等信息服務。
{3}文中圖表原則上不跨頁。
{4}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專題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在注釋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shù)字①②等表示。
{5}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jù)、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