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現(xiàn)代小說 風景修辭 張力建構
摘要:救世宗旨和社會擔當,一直是20世紀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內驅力。在敘事層面,修辭機制成為風景話語由文學實踐層面到達現(xiàn)實實踐層面的途徑和策略。對于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風景書寫來說,最重要的修辭策略在于建立一種差異性的張力機制。它來自作者視野與讀者期待的錯位,風景意義和風景意味之間的差異,同時根植于個體獨特的生命體驗。這種張力機制,始終將人放在中心位置,在個人與時代的張力沖突中,記錄著民族覺醒與抗爭的艱難歷程,書寫著時代洪流中自我意識覺醒與主體性建構的生命痛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風景才真正成為了"人"的風景。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lián)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2}文稿要求觀點新穎獨到,具有學術參考價值或實務指導意義。
{3}論文須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 200-300 字,英文摘要 150-200 詞。另請給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內容的關鍵詞 2-4 個。
{4}引用自己的作品時,請直接標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謙詞。
{5}論文如為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請注明基金及項目名稱,本刊將優(yōu)先錄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