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肝硬化 血小板減少 抗病毒治療
摘要: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長期作用于肝臟所引起的進行性、彌漫性肝病。由于肝硬化能導致嚴重威脅生命的并發(fā)癥,使其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被廣泛關注的常見疾病之一[1]。隨著疾病譜的變化,盡管肝硬化病因構成比已較以往有較大的變化,但病毒性肝炎依然是肝硬化的最常見原因,占所有肝硬化病因的57%[2]。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發(fā)生血小板減少的重要病因之一。
實用肝臟病雜志要求:
{1}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應按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填寫;獲多項基金資助的應依次列出。
{2}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頁注和文內(nèi)夾注。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流水編號,前后重復出現(xiàn)采用不同編號。
{3}全文圖和表分別統(tǒng)一編號(即:圖1、圖2,表1、表2……)。復雜的圖如果不能在Word文檔中直接繪制,請用繪圖軟件繪制生成單獨的文件。圖和表均須有圖題和表題。
{4}注解:對正文特定內(nèi)容的解釋與說明,用圈碼標引,在當頁下注文,每頁單獨編碼。
{5}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梢愿鶕?jù)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