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產品質量 議價能力 合約選擇 質量篩選 消費者福利
摘要:零售商通道費的產生機理和福利效應是理論界研究的熱點,而零售商現有貨架上的在售商品對潛在廠商交易條件的影響卻少有研究。文章在貨架稀缺的視角下,以包含產品質量的經典效用函數為起點,基于現實中零售商普遍采用的預付費合約和相應商務談判過程的實際,建立了量化零售商產品質量和議價能力的渠道博弈模型,考察了通道費的產生條件、作用機制和福利效果,并探討了預付費合約本身的現實基礎和例外情況。結果表明:當預付費模式是一種剛性的制度安排時,通道費是否產生取決于零售商的議價能力和現有產品質量,只有議價能力和產品質量都很低的零售商才無法收取通道費;當零售商有能力在預付費模式和買斷模式之間選擇時,預付費一定實現為通道費,費必然不會產生。對生產商而言,通道費迫使低質量廠商退出市場,客觀上起到了產品質量篩選的作用。這一篩選機制也決定了消費者福利的損益。
商業(yè)經濟與管理雜志要求:
{1}本刊歡迎各類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投稿,省級以上立項的課題(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與編號。
{2}投稿須遵循學術規(guī)范,文責自負。
{3}圖、表應有順序號和名稱,圖表宜少而精,切忌文字表述與圖表重復。
{4}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在注釋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①②等表示。
{5}論文如系資助項目,在文末說明。多個資助來源的,只選一項。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