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幽門螺桿菌 茯苓 脲酶 胃粘膜上皮細胞
摘要:本文從不同中藥水提物[白術、茯苓、陳皮、山藥、復合多糖(白術、茯苓、陳皮、山藥的混合水提物)]中篩選具有良好抑制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活性以及能促進人胃粘膜上皮(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line,GES-1)細胞增殖的物質。對比不同水提物對Hp的抑菌活性,體外抑制脲酶的活性。結果顯示,茯苓、復合多糖及白術水提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Hp作用,在濃度為1000.00μg/mL時對Hp的抑制率分別為93.29%、62.85%、47.14%。其中,以茯苓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顯著。各種中藥水提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脲酶活性,茯苓水提物的效果最好(IC50=618.90μg/mL)。茯苓水提物對Hp的抑制呈現(xiàn)一定程度劑量依賴效應。當其濃度達到15.62μg/mL以上時,對Hp的抑制率達80%以上。以125.00μg/mL的茯苓水提物作用24 h后,即可顯著地提高胃粘膜上皮細胞(GES-1)的存活率至128.35%。因此,茯苓水提物可能通過抑制幽門螺桿菌增殖及其毒力因子脲酶的活性,同時促進GES-1細胞增殖來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部所引起的毒性作用。
現(xiàn)代食品科技雜志要求:
{1}論文如獲某種研究基金資助,請在文首或文末注明項目名稱和編號。
{2}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3}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
{4}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shù)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5}關鍵詞:表述論文中心內容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術語,具有檢索價值。每篇文章可選出3—5個關鍵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