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反思 批判 反身性 社會工作
摘要:"助人自助"是社會工作的核心服務理念,也是社會工作之所以能夠立足的關鍵所在,從產生之日起,社會工作就秉持著這樣的服務理念。但是從"助人"轉變成"自助"卻需要社會工作服務策略的根本轉變,從專家式的直接給予轉變成服務對象自主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如何理解作為培養(yǎng)服務對象自主意識和能力的反思、批判和反身性這三個概念就成為實現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然而這三個概念缺乏清晰統(tǒng)一的界定,常常相互混淆。針對這一問題,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的方式開展探索,通過對已有研究文獻的回顧、分析和比較,梳理了反思、批判和反身性這三個概念的基本內涵、理論基礎和體現的服務策略。研究發(fā)現,這三個概念都關注個人對自己生活經驗的主動審視,只不過,反思是強調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對自身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當下情境的檢視,批判是注重從文化角度出發(fā)對自身日常生活中的權利關系的分析和原有知識假設的質疑,而反身性則是從社會差異假設出發(fā)對自身所處的社會位置的確認和動態(tài)關聯(lián)中的文化歷史脈絡因素的理解。對這三個概念的清晰梳理有利于社會工作"助人自助"服務理念的實現,以及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發(fā)展。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雜志要求:
{1}請另附單頁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份、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學位、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聯(lián)系電話)。
{2}本刊刊登具有創(chuàng)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近期發(fā)展狀況的文獻綜述。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3}本刊對一切稿件處理均與第一作者聯(lián)系,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文字刪改,并提請作者核準。
{4}正文結果:在正文和圖表中按邏輯順序描述結果,緊扣主題。正文不得重復圖表中的數據,僅需強調或概述重要的觀察結果。
{5}摘要應排除本學科領域中常識性內容,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不宜寫入摘要;不對論文的內容作自我評價;不要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出現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插圖和表格,不引入參考文獻序號。
{6}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7}摘要應反映論文主要論點及創(chuàng)造性內容,包含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要素,以300~400字為宜;關鍵詞5-8個,反映論文實質內容,便于檢索。
{8}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9}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順序統(tǒng)一編號,并列于文后。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采用姓前名后格式,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10}注釋:采用腳注(當頁注,“每頁重新編號”),使用小5號字(由word軟件自動生成),注釋序號使用右上標的“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