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氫氣生物學 發(fā)展現狀 氫醫(yī)學 氫農業(yè) 展望
摘要:氫氣(hydrogen gas,H2)是新發(fā)現的生物氣體信號分子。自2007年開始,有關H2的生理調控活性及信號轉導功能受到廣泛的關注,并逐步形成了研究氫氣生物學效應和分子機理的一門新學科——氫氣生物學。按照實際運用范圍的不同,氫氣生物學也可以劃分為氫醫(yī)學和氫農學。在醫(yī)學方面,通過多種動物模型研究和部分臨床試驗,發(fā)現H2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而且H2對缺血/再灌注以及以炎癥為基礎的急性組織缺血性疾病和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氧化應激相關疾病)均具有較為理想的正面效果。在農學方面,相關報道還發(fā)現H2可以提高苜蓿、水稻和擬南芥對非生物脅迫的耐性,調控黃瓜、番茄、獼猴桃、芽苗菜、黑大麥和食用菌的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品質,延長洋桔梗、玫瑰和百合切花的保鮮以及提高家畜對病原微生物的抗性。本文首先探究了氫氣生物學的發(fā)展歷史,提出氫醫(yī)學研究思路的源頭是電解水,結合H2測定方法、內源H2的產生途徑以及氫氣生物學效應的分子機理和信號轉導的研究成果,從給氫方式、生物學效應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介紹了氫醫(yī)學和氫農學的現狀,提出選擇性抗氧化機制不能完全解釋現有的氫生物學效應,反映相關分子機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最后,針對氫氣生物學的若干重要的科學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展望,并提出氫醫(yī)學的進一步發(fā)展還依賴于大量且可信度高的臨床試驗,氫農業(yè)還需要完成多年多點的大規(guī)模大田實踐。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雜志要求:
{1}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2}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jié)。所有文章一經發(fā)表,即有權提供給各合法電子媒體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說明。
{3}力求簡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題。盡量避免使用縮寫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中英文標題應一致。
{4}參考文獻:各篇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連續(xù)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5}作者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