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精品在线视频,思思96精品国产,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亚洲成在线a

<s id="x4lik"><u id="x4lik"></u></s>

      <strong id="x4lik"><u id="x4lik"></u></strong>

      期刊在線咨詢服務,立即咨詢

      400-838-9662 購物車(0)

      胡塞爾思想發(fā)展脈絡中的心理學與現象學:從對立到調和

      游淙祺 臺灣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關鍵詞:胡塞爾 現象學心理學 還原 

      摘要:胡塞爾早期在對心理主義的批判中指出心理之物或心理學經驗指涉相對于意向對象的實項內容,心理學則是有關于心理事實的經驗科學。這時,現象學與心理學是被嚴格區(qū)分的。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心理學經驗逐漸取得新的涵義,在1925年的《現象學心理學夏季講稿》中,胡塞爾指出心理學經驗本身也具有意向對象,心理學經驗與超越論經驗遂形成平行關系,甚至成為邁向超越論經驗領域或超越論現象學的途徑之一。胡塞爾對于心理學兩種不同的看法是如何轉變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針對相關的文本進行考察,其中包括《邏輯研究》(1900/1901)、《現象學的觀念》(1907)、《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1911)、《觀念》第一卷(1913)以及《第一哲學》(1923/1924),等等。胡塞爾在1913年的《觀念》第一卷以及1917年的《現象學與心理學》講稿中雖仍然嚴格區(qū)分心理學與現象學,但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胡塞爾已經不再嚴格區(qū)分現象學與心理學。為了說明這項演變,對于“心理現象”概念進行闡釋是十分必要的。

      哲學分析雜志要求:

      {1}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2}來稿選題新穎,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論證嚴謹。

      {3}摘要直接概括論文的學術觀點和結論,一般不超過300字。

      {4}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訊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如果是學生,通訊作者應該是指導教師。

      {5}論文受任何一種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項目來源及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哲學分析

      CSSCI南大期刊
      預計1-3個月審稿

      期刊主頁
      我們的服務